上海到底是什么推動了中國口腔護理的迭代?
近百年過去,牙膏已經從當年的“稀奇貨”,成為家家必備的日用品。目前,中國已成為牙膏更大的生產國、消費國和出口國,平均每人每年會消耗3.8支牙膏。

然而,中國人對“一口笑容”的重視還遠遠不夠。
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,我國有超過6成的成年人還沒有做到每天刷兩次牙,35-44歲居民中口腔內牙石檢出率為96.7%,對比10年前并沒有改善。
可以說,我國居民對口腔護理的重視程度仍處在起步階段。直到近兩年,新一代消費者逐漸成為主力軍,健康消費理念和審美理念為口腔護理市場帶來全新的生機。
消費者也逐漸從“一支牙刷、一管牙膏走天下”,進化到更精細化、個性化的口腔美護時代,開始選擇電動牙刷、口腔噴霧、漱口水、口腔爆珠等豐富多樣的產品來“讓笑容更自信”。
那么,到底是什么推動了中國口腔護理的迭代?未來的口腔護理行業(yè)又有怎樣的可能性?
1·人均支出僅136元,對“牙”的重視還遠遠不夠!
相比于美國、日本、韓國,我國的口腔護理仍較為落后。
作為人口高達14億的大國,我國2020年口腔護理消費規(guī)模為1952億元,與1.26億人口日本持平、略高于0.52億人口的韓國,而美國的消費規(guī)模則是我們的3.6倍;龐大的人口基數(shù),也意味著巨大的發(fā)展空間。2020年,中國居民人均口腔護理增速達13%,高出韓國和日本13倍,高出美國6.5倍。2020-2024年,我國口腔護理市場規(guī)模年復合增長率預計達15.7%,是全球市場的近4倍。
在高速增長的背后,我們可以發(fā)現(xiàn)三大推手:
,國民口腔健康意識不斷增強,對口腔護理的“預算”提升。
根據(jù)《2021天貓口腔護理消費趨勢洞察白皮書》數(shù)據(jù)顯示,自2010年來,我國口腔患者人數(shù)逐年增加,已在2019年達到7億人,占全國總人口的一半。丁香醫(yī)生《2021國民健康洞察報告》也顯示,口腔問題位列國民健康困擾TOP 5。

第二,顏值經濟盛行,傳統(tǒng)口腔護理品牌無法滿足“美齒”需求。
從消費端看,Z世代已逐漸成為口腔護理市場的消費主力,口腔美觀問題是他們首要解決的痛點。根據(jù)頭豹數(shù)據(jù)顯示,72%的90后消費者關注牙齒美白,81%愿意在牙齒美容上支出。
而牙膏、牙刷等傳統(tǒng)口腔護理產品,主要解決的仍是基礎表層清潔問題,場景也集中于早晨和晚間,無法滿足年輕人時刻展現(xiàn)“完美狀態(tài)”的需求。
因此,新興口腔護理產品抓住了“美”屬性,美牙儀、正畸護理產品、美白牙貼、沖牙器等“美齒”產品銷量增速、用戶增速顯著提升,明顯高于常規(guī)成熟品類;
第三,互聯(lián)網(wǎng)流量格局變化,口腔護理的快消化、美妝化趨勢顯著。
互聯(lián)網(wǎng)的發(fā)展,改變了市場流量的格局,也加速了口腔護理行業(yè)的渠道融合,為了實現(xiàn)消費規(guī)模的快速突破,口腔護理產品需拓寬消費場景、提高購買頻次,從家庭護理的耐消品,轉變向個人美護的快消品。
我們可以看到,近兩年獲得資本青睞的口腔護理品牌,產品從局限于家庭消費的場景,拓展至隨時隨地使用的個人消費場景,且包裝設計更符合年輕消費者審美、提供更便捷的用戶體驗,實現(xiàn)了向快消化、美妝化的轉變。
口腔護理品牌正迎來升級發(fā)展的重要時期,市場集中度不斷下降,國產品牌紛紛崛起,為本土新銳品牌提供了發(fā)展的沃土。

總結:
口腔護理產品將逐漸向快消化方向發(fā)展,依托跨行業(yè)的融合創(chuàng)新持續(xù)迭代,未來不管是傳統(tǒng)品牌還是新銳品牌,都大有可為。
在人群上,年輕市場成為主要增長驅動力,尤其是95后、女性及一二線城市消費者;在需求上,消費者對口腔進階護理更為關注,尤其是清新口氣、美白、牙齒健康及牙齦護理;
在產品上,成分、形態(tài)等方面的融合創(chuàng)新將帶來新的增長點,品牌需抓住顏值紅利、拓寬消費場景、構建全新生態(tài)。
總而言之,隨著我國口腔問題患者逐漸增加、國民口腔護理意識越來越強,我國口腔護理市場正迎來崛起期。我們也期待著更多品牌加強自主研發(fā)能力,帶來更具突破性的口腔護理解決方案,守護國民口腔健康。
- 上一頁: 上海病從口入?千億口腔護理市場的覺醒
- 下一頁: 上海寵物專用漱口水,貓狗愛喝,配方溫和